Jinshi相关论文
况周仪墓志铭详细介绍了况周仪的家世,但关于其生父况洵的功名与仕途的记载是错误的。根据科举朱卷、地方志、家谱和个人作品集可以......
<唐摭言>、<唐才子传>等云汪遵以"小吏"、"胥徒"身份而进士及第,实不可信.汪氏进士及第前已文名播扬,及第后曾在长安活动.汪遵诗以......
宋元明清时期,泽州府文风鼎盛、家学日隆、人才辈出。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情况、文化教育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地进入文化......
明代肇庆府辖1州11县,共产生进士64人,举人511人。其时间分布为前、中期较多,永乐朝达到最高峰,后期较少,呈递降之势;空间分布以府......
对清代进士历史地理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应当基于进士的准确人数、每名进士的确切科年与籍贯。江庆柏先生的《清朝进士题名录》为这......
唐玄宗天宝年间共举行进士科考试十五次,应有状元十五人.根据现有资料对其中有争议的六位状元进行考辨,澄清了《唐才子传》、《玉......
经统计,地处豫西的明代河南府进士总数为258人,仅洛阳一县就占126人,表明河南府一州十三县的进士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并在府治洛......
吴宣德教授《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为一部迄今史学界影响甚广的主要运用统计的方法研究明代进士地理分布的著作,是人们进行相关研究......
有明一代,开科取士88次,湖北地区产生了990名进士,其地理分布状况呈现出广泛性和不均衡化的特点。这种进士分布的地理差别,是社会......
有清一代,湖北地区产生进士1292名,集中分布在黄州府、汉阳府、武昌府、安陆府、荆州府等鄂中及鄂东地区,鄂西的郧阳府、施南府进士数......
清代,广西鬱林州及所辖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四县涌现出了大量进士,其分布呈现一定的时空特征:时间上,各个时期取中进士人数不一,......
为了给常德津市绿色GDP核算提供依据,转变居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认识观念,提高居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以常德津市2011年度......
古代广西桂林科举考试的亮点有三鼎甲人数多、考中进士人数多、科举考试家族兴盛。形成科举考试亮点的主要原因有古代桂林学校教育......
清同治、光绪两朝,王权、任其昌先后主讲秦州天水、陇南两书院,遂使当地文风鹊起,形成科第联翩的兴盛局面。基于此,清末民国的秦州......
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
张九龄进士中举时间,新旧唐书张九龄本传无明确记载。历来主要有长安二年说、景龙元年说。今人又提出神功元年说,三说各有影响。本文......
文章主要依据清代进士《同年录》等资料,选取嘉庆朝以后4250位进士居地、家世及相关资料信息较全的样本,检视清代社会流动中城乡差......
元代留存至今的会试进士题名录只有两种,给元代进士的重构工作带来了困难。山西地区方志中关于元代进士的记载又有诸多错误,不可轻......
赵士琛,天津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翰林院编修,官至贵州省思南府知府。对于赵士琛的生平事迹,迄今缺乏考证。本文除对其人生经历进行......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始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因设立科目,考试以举士,所以称为“科举”。明代与清代,科举相沿袭,均以乡试考中者为举......
清代科举制度沿袭明代传统,自顺治三年乙酉科始,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止,有清一代共开科112科,衡水地区共考中109名文进士。清代衡水......
进士统计是科举制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种文献对明代进土录取人数记载不一,现在学者对此又缺乏必要的考证,以致不能得出统一而确......